查看原文
其他

小游戏的出海和本地化

曾嵘 曾嵘胡扯的地方
2024-10-10

最近小游戏出海的话题热度很高,有不少朋友来咨询小游戏出海的相关事宜。除了选品和账号这些日经问题之外,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出海的本地化工作。

今天就聊聊我对小游戏出海的看法,以及出海本地化的认知。

我并不喜欢「小游戏出海」这个说法,因为这个命名方式,表现出在传播上具有主导性的行业媒体和商务对于小游戏这个载体的不理解。

在 我理解的休闲游戏(中)——超休闲、小游戏、轻中重度、独立游戏 这篇文章中,我列举了当时常见的小游戏平台,也对小游戏进行了定义:

小游戏,是位于超级 App 或平台内部(例如微信、手Q、VIVO 手机)中的游戏,大部分为流式下载,在手机桌面中没有独立的图标,能方便利用宿主 App 或平台进行传播,主要作用是帮宿主 App 或平台提升整体用户活跃。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小游戏并不是一个游戏品类,而是一个渠道品类。就好像最早的游戏渠道只有主机游戏和 PC 游戏,后面又出现了页游、手游一样。

小游戏只是个渠道,所以不存在「小游戏出海」的说法,小游戏出海本质还是休闲游戏出海。

「小游戏出海」这个说法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最近一些大厂把国内小游戏平台上跑的产品拿到海外发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近期小游戏的热度,在宣传的过程中,媒体和商务朋友们自然而然认为国内小游戏平台的产品出去也是小游戏,这个「小游戏出海」就顺理成章叫起来了。

既然大家都已经习惯这么说,我纠结也没啥意义,继续聊聊小游戏出海的本地化经验吧。

曾老师上次创业,2019 年做了一款中度 IAP 游戏,在等待版号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投放团队,就走上游戏出海这条路。出海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关于帐号、汇率、商城价格、国家地区的选择、发行策略、投放平台、变现SDK、归因和聚合…… 林林总总,每个方面都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曾嵘胡扯的地方」公众号之前也写过不少这样的文章,可以往前翻翻看。

在日常对话中,我们经常会混淆本地化、国际化、全球化这几个词汇的含义。本地化也有大量的技术工作和对开发工作的需求,例如包体大小、不同国家地区手机特点(比如越南iPhone很多你信吗?)、翻译文本的处理方式、图形文字如何取舍、阿拉伯语、越南语的处理等等。

本篇我仅就翻译这个方向聊一点点我的粗浅经验。

翻译公司的质量

2019 年那会儿,还没有 ChatGPT,翻译工作量巨大,且翻译公司提供的译文质量良莠不齐。

翻译公司,提供的是外包服务。众所周知,在外包服务中,测试时提供的质量是最好的。一旦批量化之后,为了节省成本,翻译公司会把工作再次分包出去,导致质量下降。

你的游戏文本很可能外包给了一个外语专业的中国学生,他可能直接给你机翻,甚至机翻完了都不带修改。我们自己都能识别出翻译文档中的错误。

少有专为游戏提供翻译服务的企业,游戏的专业术语和黑话,对不玩游戏的翻译来说,无法理解。别说翻译标准信达雅了,不翻错就谢天谢地了。

有一个德国玩家就直接给我们发邮件吐槽说,能不能不要强制游戏显示德语?德语看不懂,我要看英语。

后来,这个玩家就成了我们的免费翻译官,每次更新翻译文本,我们都会找他帮忙校对。

托 AI 的福,现在出海的朋友们不用再忍受翻译公司提供的超高价格和超低服务了。

语言的选择和流转

新出海的朋友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我应该选择适配多少语言?按照这个流程去思考:

  1. 我的产品的品类和风格,适合哪些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产品的选择,美术的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

  2. 我的产品商业化形态(IAA/IAP/IAAP),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更容易得到较大的利益?你一定要把产品发到非洲的话,需要思考那里的基建和支付问题。

  3. 如何使用更少的语言,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语言的支持越多,工作量越大,尤其是对于文字量较大的类型(例如RPG和二游),每次打包检测的成本也较高。

这三个问题都有了答案之后,语言选择方案也就出来了。

有些国家,会有多种语言(例如新加坡菲律宾等等),此时可以思考在这个国家你面向的玩家受众,更多是什么年龄层次,年轻人更能接受看懂英语,但年长者就要考虑本地语系。

另一个角度,选择具有较多殖民地的国家语言,也能面向更多受众。

例如我们面向T1国家和地区的混变产品(IAP居多),会选择简中、繁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同样的产品,在东南亚(主要泰国和印尼)测试,就选择简中、繁中、英语、泰语、印尼语。

世界七大语系中,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而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出海关注的主要市场,处于印欧语系。语系之内的语言互译更容易,人才也容易寻找。

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先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其它的印欧语系的语种基于英文版本进行翻译。

在翻译引擎内部,也是这样处理的。

信达雅的追求

游戏翻译,只有游戏人和游戏玩家能做好。在产品运营的过程中,我总在想,如何在玩家中找到合适的人选,为我们的产品翻译润色。

但现在有更经济的办法,就是AI。可以从游戏论坛提取出游戏用语,训练出一套行业翻译模型,让游戏翻译更加准确。即便是通用模型例如 ChatGPT,在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时,表现也足够优秀。

面向本地化,追求全球化

本地化并不是只有翻译。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推广方式,不同的运营方式,是否搭建本地团队,这都是极大的挑战。

全球化产品,本地化发行。9 月 19 日,AppGrowing 将携手 Madhouse、TikTok for Business、胡扯游戏在广州举办「小游戏大世界——小游戏出海策略与创意全解析」私享会。

曾老师将以《漫谈:小游戏的创业、出海和本地化》为题做一次分享。欢迎来现场一起交流讨论小游戏创业 。

特别介绍

有很多重要内容,公众号发不了,但群里特别能聊。

群里有独立开发者,游戏公司创始人、大厂负责人、量子理论研究者……

关注公众号可以进群一起唠嗑,独立游戏、商业游戏、流量游戏、研发、投放、发行、运营、招人 都能聊,纯唠嗑也欢迎。



下面几个系列文章花了不少精力,可以读一读:


创业系列:



效率系列:



产品分析:


立项系列:



混变系列:


运营系列:

成长系列:

会议系列:

奇技淫巧:

荐号系列:


电子游戏是怎么赚钱的:


再多读几篇:


都刷到这里了,不来个「点赞」「分享」「在看」一键三连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曾嵘胡扯的地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